2024年中国AI诊断行业政策环境及发展现状分析

行业资讯· 2024-11-25 13:40:36

AI辅助诊断被列入国家医保局立项指南

11月23日下午,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了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话题。

目前已印发的17批立项指南,合计涉及271个主项目、250个加收项、88个扩展项,加起来共有收费编码609个,价格项目的颗粒度明显加大。项目合并的同时价格也会相应调整,比如新的特级护理、一级护理等项目落地时会适度上调价格。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首次被列入价格构成

为了支持相对成熟的人工智能辅助技术进入临床应用,防止额外增加患者负担,立项指南在放射检查、超声检查、康复类项目中设立“人工智能辅助”扩展项,医院可以选择使用人工智能参与诊疗行为,但现阶段不重复收费。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工具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且AI技术在医疗界的应用不仅限于辅助诊断,在新药发现、健康管理、手术辅助、治疗规划、患者服务等方面,AI均可助人类医生一臂之力。

AI诊断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辅助诊断的新技术,实现了诊断的智能化和自动化。AI诊断依靠收集全球海量的健康或疾病的信息、临床研究数据和病例等医疗大数据,针对每个患者进行各项评估,为医生提供以证据为基础的疾病诊断和治疗建议。AI通过对患者指标进行分析解读,可以更好地规划病人的治疗方案,并为医生提供做出好决策所需要的所有信息。

AI诊断行业政策环境及发展现状分析

人工智能(AI)技术一直是当前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在医疗行业中,利用AI技术进行疾病诊断和医疗治疗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目前,许多大型科技公司和医疗机构都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推动AI技术在医疗行业中的发展。

海外“AI+医疗”发展相对成熟,已推出AI影像、诊断、制药、管理、机器人等产品。欧美等海外的“AI+医疗”产品研发相对领先,通过AI赋能,一方面提高医疗效率、降低医疗成本;另一方面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从目前海外产品成果来看,AI已经在辅助诊断、药物开发、数据管理、临床决策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据了解,中国的病理医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据国家卫计委统计,我国病理注册医生在一万人左右,按照每百张病床配备1-2名病理医生的标准计算,全国病理科医生缺口可能高达3-4万人。

为推动“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11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指引提出,通过图文、语音等人机交互方式,利用医学知识图谱和深度学习技术,提高诊疗精准性,优化医患沟通,减少患者候诊时间,改善就医体验。此外,指引还强调智能预问诊的应用,通过采集患者病史信息辅助生成电子病历,提高医生诊疗效率和医疗质量。

AI诊断效果与人工接近,而时间大幅缩短。根据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做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良恶性病变鉴别方面,AI模型的灵敏度为100%,优于病理医师的99.65%,但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7.7%和99.1%,低于病理医师的99.3%和99.5%。在恶性病变图像方面,AI模型的重叠面积与病理医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重叠率低于病理医师。在诊断时间方面,AI模型的单视野图像诊断用时明显短于病理医师。

不过,AI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说,现有的AI技术并不能完全代替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因为它们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或者漏诊。此外,由于AI技术的复杂性和安全性问题,医疗机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成本,或者选择外包医疗服务,这些都会增加医疗服务的成本。



文章链接: http://ai.huangxinwei.com/aizixun/4265.html Chat AI人工智能机器人在线使用

[免责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原创来源;本站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网络编辑,如存在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至398879136@qq.com,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非原创标注的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炎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