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元导读】DeepMind内部研究要「封箱」了!为保谷歌在AI竞赛领先优势,生成式AI相关论文设定6个月禁发期。不仅如此,创新成果不发,Gemini短板不提。
DeepMind研究成果,已被按下暂停键。
FT爆料称,由Demis Hassabis领导的谷歌AI部门,正对研究论文发布实施更严格的审查机制。
总结来说,有这么几种论文不发:
会被竞争对手利用的创新成果
让Gemini模型相形见绌的研究
而那些涉及到GenAI的「战略性研究」,更是有着长达6个月「禁发期」。
如果研究员非要发论文,就得去说服多名相关人员,认可其发表的价值。
这对于DeepMind而言,是一个重大转变。
6个月禁发期,DeepMind文化之变
一直以来,DeepMind以发布突破性论文闻名。
2017年,「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开山之作出世,研究团队提出的Transformer架构为如今生成式AI热潮奠定了基础。
然而,AI战场上激烈厮杀,让谷歌领先优势不再。他们不得不考虑在公开研究上策略进行重大调整。
为了保持领先优势,获取最大商业利益,AI研究开放精神正在谷歌内部「冻结」。
至此,曾以AlphaGo击败人类棋手、Transformer架构革新AI领域的DeepMind,也正式走向了学术寒冬的变革。
据7位现任及前任研究科学家透露,「公司引入了更严格的审查流程和更繁琐的程序,加大了发表研究论文的难度」。
6个月禁发期,成为了最大的限制。
不过,研究人员通过说服多位内部员工,证明发表必要性,还是可以刊发论文的。
从某种程度上,这样可以减轻研究人员因谷歌战略、竞争原因,而无法发表成果的挫败感。
但想要像2017年那样公开发表Transformer这类的论文,几乎是不可能了。
尽管如此,DeepMind每年仍然可以产出数百篇论文,并且是各大AI顶会最重要的贡献者之一。
商业利益first,研究生态受限
从时间线看,自23年DeepMind与Google Brain合并以来,谷歌加速推出了大量AI产品,试图在与OpenAI等劲敌的较量中迎头赶上。
然而,这一转变也伴随着企业文化的变化。
其实,在两大机构合并前,谷歌内部便已有论文发表的审查流程,但自那之后流程变得更加官僚化。
一位前DeepMind研究科学家表示,「公司现在更关心产品,不关心为了公共利益而发布研究成果,这并非我当初加入的初衷」。
内部人士透露,新政策尤其限制了涉及了商业敏感领域的研究发布,避免潜在创新成果泄露。
此前,一项内部研究显示Gemini大模型,在能力/安全性方面不及GPT-4,直接被谷歌叫停。
甚至,他们还阻止了一篇揭露ChatGPT漏洞的论文,因为担心此举显得像是一种敌对的报复行为。
不过,DeepMind方面辩称,内部遵循「负责任披露政策」,即在研究员公开漏洞前,必须给予相关公司修复的机会,并非完全禁止此类研究。
AI大佬从谷歌「逃亡」
这种繁琐的审查流程,已经导致部分谷歌AI人才的流失。
对于以顶级期刊发表成果衡量成功的DeepMind研究员来说,这种加强管控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一位前员工更是直言,「如果你不能发表论文,那对研究人员的职业生涯是致命打击」。
前段时间,谷歌DeepMind七年老将Nicholas Carlini官宣离职,在长文中自述领导层已成绊脚石,想要去追寻真正的科研自由。
他的研究方向重点在于AI安全与隐私方面。
18年博士毕业后,Nicholas怀揣着梦想加入了梦寐以求的工作场所——谷歌大脑。
七年过去,情况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谷歌大脑在与DeepMind合并之后,Nicholas意识到——DeepMind及I领导层不再支持自己热衷的安全与隐私研究,这也成为他离职的主要原因。
他提出了两条自己的核心信念:
机器学习安全与与缺陷的科学研究,应该默认开放:这个领域还有太多未知,我们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取得进展,边需要相互学习,充分协作。
科学出版物应该是传递科学成果的方式:论文是为科学家写的,不应该参杂公关的浮夸或法律文件的模棱两可。
Nicholas进一步表示,「写出真相,有时并不等于写出我们希望的真相,但这是科学应该有的态度」。
[免责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原创来源;本站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网络编辑,如存在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至398879136@qq.com,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非原创标注的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炎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