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能源,华为隐匿的万亿赛道

行业资讯· 2025-03-28 15:03:19

2025年1月,一向力挺清洁能源的马斯克,"甩"了自己一个嘴巴。

焦头烂额忙了两年"宏图计划3"后,马斯克为了"填上"AI大模型Scale Up的电力缺口,不得不计划租15台燃气轮机,连续五年昼夜不息——

迈入AI时代,能源或许是人类需要支付的最大代价。

在中国,与特斯拉一样拥有汽车、数据中心、AI等一系列产业的华为,也正在应对这场AI带来的能源革命。

在华为闻名全球的基础通信设施、智能终端、云计算、汽车等业务之外,华为数字能源业务是一个外界相对不容易感知的板块。

"随着光伏、储能、电动车、AI数据中心等迅猛发展,数字能源产业进入创新活跃期,技术、场景、产业加速融合创新,已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正如华为董事、华为数字能源总裁侯金龙在刚刚举办的华为中国数字能源伙伴大会上的总结。华为数字能源是一个涉及人类能源基础,同时涵盖面非常广泛的业务。

从业务范围来看,华为数字能源业务比较分散。

按领域分,华为数字能源包含智能光伏、数据中心能源、站点能源、智能电动、嵌入式电源以及综合智慧能源等多元化领域,贯穿了整个新能源的链路,对应覆盖光伏、储能、数据中心能源管理、智能汽车电驱、汽车超充等落地场景。

在近几年中,华为数字能源悄悄取得了不少成绩。

2023年,华为数字能源业务取得收入为526亿元人民币,收入非常接近华为云计算业务(553亿元),位列华为第四大营收支柱。2024年,华为数字能源也办了几件大事,在中东落地了全球最大的光储微网电站,在318川藏线全线搭设了汽车超充。

在细分领域上,华为数字能源的光伏逆变器排名全球市场第一。在华为"后来居上"的智能汽车市场中,DriveONE电驱具备支持域控的特性,让华为智能底盘有了跟比亚迪"云辇"叫板的能力。

虽然取得不少成绩,但细分业务不同的落地进展,显示出华为数字能源业务尚处于缺少整合和独立性的状态。在大部分情况下,华为数字能源都是以"战略枢纽"角色,协助华为ICT、汽车、华为云等业务开展。

华为中国数字能源业务总裁孟少云认为,2025年是华为数字能源"到处都能捡到机遇"的一年。从基础设施的角度看,华为数字能源有机会成为与华为ICT同等级别的营收支柱。

"光伏投资仍将持续,依然是确定性机会;同时,2025年是储能高质量发展元年,全场景构网型储能将加速应用,华为光风储发电机将大有作为。在充电赛道,全电物流时代已开启,交通电动化加速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在数据中心赛道,行业需求叠加技术驱动,DeepSeek技术创新等加速促进AI DC建设。"

在AI不断重塑新能源的趋势下,这一天已经不远了。

光伏、数据中心和汽车,华为的能源野心

要理解华为数字能源的未来,还得回归到具体业务项目层面看。

但由于华为数字能源业务覆盖面过于宽泛,同时还存在与华为其他业务相互支撑的情况。从大致方向上拆分,华为数字能源由光储、数据中心能源和汽车产业链三大部分组成。

其中,光储指的是光伏和储能产品。这部分业务华为称得上"遥遥领先"。

华为的光储业务可以认为是对标特斯拉的Powerwall(光伏+储能)系统。华为的Fusion-solar方案,也包含了光伏组件、电池、逆变器、智能化管理的一套系统。目前,华为的逆变器出货量居全球第一,领先于专注做光伏组件的阳光电源。


图片:华为逆变器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来源:Wood Mackenzie

为何华为能在光伏领域取得领先身位?主要是因为智能化水平更高。

例如在巡检环节中,此前光伏组件场站内的检测主要依靠人工完成,一次巡检动辄就要巡视30万块组件、近两万个组串,占地超过2平方公里(以100W组件为例)。华为率先想到可以用IV(电流-电压)曲线测试功能,落地到组串式(可以理解为串联)逆变器上,就可以识别光伏组件的14种常见故障。

华为依靠自己的大数据和算法能力,能实现比行业更智能和精准的光伏运维。

2014年华为在推出第一款组串式光伏逆变器后,立即构建起了行业护城河。作为佐证,曾是逆变器市场第一的阳光电源,在2015年连续与四家头部光伏电站开发商签署优先使用的战略协议。但华为在2015年开始,其逆变器出货量排名就成为了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目前最新的进展,主要是2024年在东营落地了全球最大开放式海上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1GW)、沙特落地了"红海新城"项目(400MW光伏)。

不过,华为组串式的光伏布局,并未给储能带来直接优势。主要原因是储能业务中,组串式比较适合大型储能需求(大储),但利润水平低。针对家庭储能(户储)落地,受到国内户储发展进度和美国市场影响,华为基本只能在欧洲市场发力。目前,华为储能业务落地进展不算很顺利,近一年来主要是配合光伏大项目落地(例如青海、西藏、新疆的项目)。

数据中心能源业务,主要是指华为针对ICT基础设施推出的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这部分业务落地进展存在先后差异。

产品层面,华为数据中心能源包含UPS、模块化电源、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智能温控系统、数据中心智能管理平台、iCooling冷却系统等产品和解决方案。华为数据中心能源整体产品线相当丰富,但落地成绩主要聚集在"较小"的部件,而非整体化的解决方案。2023年统计数据显示,华为的UPS连续十年稳居中国模块化UPS市场第一;华为间接蒸发冷却解决方案连续4年是中国间接蒸发冷却市场份额第一。

这种特点,可能与华为数据中心的业务有关。一般而言,数据中心的建设一般分为客户自主定制和服务器厂商(或集成商)整包落地,而华为在2021年剥离了市场应用面更广的服务器业务(X86架构,超聚变),转而深耕ARM架构。AI服务器这边,华为推出的算力卡架构也与行业主流有所差别,主要采用自主研发的昇腾芯片,而非英伟达GPU。两边差异,使得华为数据中心能源不容易向客户直接交付集成度更高的解决方案(例如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

不过,单论数据中心电源管理层面,华为目前已经得到市场广泛认可。目前,华为数据中心能源解决方案已服务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覆盖Colo(主机托管)、运营商、政府、教育、交通等多个行业,交付的大型数据中心项目超过1000个,支撑机架规模超过14GW。

最后是智能汽车,这部分主要指的是华为系智能汽车的电驱系统(DriveONE)和汽车通电网络,这部分业务当前处于高速发展期。

在智能汽车上,华为系(鸿蒙智行)目前是中国智能汽车"顶流",月销榜稳居新势力前三。目前已有十余家合作车企,落地50款以上的车型,共计下线动力总成超过100万套,能满足A级、B+级、增程类型汽车的动力域解决方案。

在充电桩这边,为了满足当前智能汽车行业集体升级的800V高压架构和与其他车企"抢超充桩地盘",华为在2023年落地了液冷超充,并在"一秒一公里"的口号下,大量铺设充电桩。当前,华为液冷超充还处于投入期。

截至2024年底,华为超充网络在全国已有510座华为超充站、8712个华为超充枪,覆盖31个省份120座城市。华为组建的超充联盟已经吸引了绝大多数中国智能汽车品牌加入,其中包含阿维塔、北汽、比亚迪、长城、广汽、合众、江淮、理想、奇瑞、赛力斯、小鹏等车企。

此外,华为超充联盟也在尝试"抱团"出海,期望可以统一国际标准,降低全部合作企业的出海成本。



文章链接: http://www.huangxinwei.com/aizixun/7921.html Chat AI人工智能机器人在线使用

[免责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原创来源;本站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网络编辑,如存在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至398879136@qq.com,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非原创标注的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炎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