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东西3月29日报道,昨晚,美国AI云服务提供商CoreWeave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在经历长达4小时的盘前竞价环节后,CoreWeave以39美元/股的价格开始交易,低于发行价40美元/股,开盘即破发,随后持续震荡,一度下探至每股37.5美元,但后续最高拉升至每股41.89美元,截至美东时间28日收盘时,其股价与发行价持平,总市值约为189.3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75.7亿元)。
▲CoreWeave股价走势图(图源:腾讯自选股)
CoreWeave最初以加密货币挖矿起家,后转型为AI云计算服务商,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拥有32个AI数据中心。他们凭借更具效益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提供了比大型云服务提供商更优惠的AI云服务。
2024年,他们的年营收飙涨736%,达19.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9亿元),不过,由于对AI基础设施的大力投资,其年亏损额也达到8.6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2.6亿元)。
英伟达是CoreWeave的重要财务支持者、主要供应商与主要客户,本次IPO英伟达在原有持股的基础上,额外认购了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2亿元)的股票,目前其在CoreWeave中的持股比例超过5%。英伟达还多次将最新的GPU优先供应给CoreWeave,并于2024年购买了大量的CoreWeave云服务,贡献了后者当年15%的营收。
CoreWeave原计划以265亿美元的市值筹集25亿美元资金,本有望冲击今年美股规模最大的IPO。上市后,其实际市值与募资金额较预期双双缩水,最终募资15亿美元左右,交易规模小于今年1月上市的能源企业VG,但依旧是近3年来规模最大的科技股IPO之一。
对于低于预期的IPO表现,CoreWeave首席执行官Mike Intrator在接受CNBC采访时回应道:“宏观经济面临很大压力,AI股票交易也遇到不少阻力,我们必须将交易的规模调整至市场感兴趣的位置。”
▲CoreWeave首席执行官Mike Intrator接受CNBC采访(图源:CNBC)
去年年底,CoreWeave曾以230亿美元的估值完成一轮融资,融资金额为6.5亿美元,IPO后,其最新市值193亿美元在完全稀释后,基本与去年年底的估值持平。
CoreWeave的另一主要客户是微软,2024年,仅微软一家就贡献了CoreWeave一年62%的营收。不过,微软高层已经对外宣布,不会与CoreWeave续约。
此外,在CoreWeave递表后不久,OpenAI与其签订了119亿美元的算力大单,并认购了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4亿元)的CoreWeave股票,按照CoreWeave最新市值换算,其持股比例约为1.8%。
招股书中,CoreWeave披露,本次IPO筹集的资金将用于公司产品开发、收购、投资,其中另有10亿美元将用于债务偿还,他们有总计7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4亿元)的未偿还贷款,仅2024年一年的债务利息就将其全年3.24亿美元的营业利润抵消。
今年3月份,CoreWeave确认将会收购AI开发平台Weights & Biases,交易金额尚未对外披露,这有望丰富其商业模式和客户来源。
一、年营收飙涨超736%,去年营业利润率已转正
2017年,CoreWeave在美国新泽西州成立,一开始主要从事加密货币挖掘。在其成立后不久的2018年,加密货币市场崩盘。2020年,CoreWeave选择转型,发布CoreWeave云服务,将公司的GPU资源租赁给需要的企业。
CoreWeave在招股书中介绍,他们的AI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主要回应了系统实际算力与理论算力之间的重大差异。在数据中心算力平均35%-45%的实际利用率基础上,CoreWeave的解决方案实现了20%的利用率提升,更充分地释放了GPU集群的潜能,从而以更低的价格提供AI基础设施服务。
▲CoreWeave的解决方案展现出更高效率(图源:CoreWeave招股书)
CoreWeave的AI云在32个专用数据中心组成的分布式网络中运行,这些数据中心专为支持高强度AI工作负载而设计,其功能包括增强的电源、液体冷却和网络组件。目前,CoreWeave大部分数据中心位于美国,2024年在欧洲增设了5个数据中心。
过去3年里,CoreWeave的营收经历了迅猛的增长,3年累计营收达2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6.9亿元)。2022年,其年营收为158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15亿元);2023年,其年营收增长超1346%,至2.2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64亿元);2024年,其年营收再度增长超736%,达19.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9.1亿元)。
不过,其亏损金额也在不断扩大。同期,CoreWeave的净亏损额分别为310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26亿元)、5.9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16亿元)和8.6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2.7亿元),3年净亏14.8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8.12亿元).
▲2022年-2024年,CoreWeave营收、净亏损与基础设施投资变化(制图:智东西)
作为一家云服务提供商,CoreWeave最主要的开支是技术与基础设施投资。2022年-2024年,其技术与AI基础设施投资金额分别为1800万美元、1.32亿元和9.6亿美元,分别占当年营收的114%、57%和50%,占营收比重逐年缩小。
2022年-2024年期间,CoreWeave的毛损率分别为196%、259%和45%,毛损率逐年缩窄。与此同时,其营业利润(亏损)率从2022年的-145%改善至2023年的-6%,2024年营业利润(亏损)率转正,为17%。
▲红线处为CoreWeave2022年-2024年的毛损率(图源:CoreWeave招股书)
CoreWeave的主要竞争对手既包括亚马逊(AWS)、谷歌(Google Cloud Platform)、IBM、微软(Azure)和甲骨文等提供通用云计算服务的巨头,也面临着Crusoe、Lambda等专注于AI的专业云服务商的竞争。
与成熟的大型云服务提供商相比,CoreWeave的毛利率并不理想。2024年,AWS的毛营业利润率约为37%,Azure的毛利率71%。Crusoe、Lambda等专注于AI的云服务提供商目前尚未对外披露其毛利率情况。
二、微软贡献去年62%营收,英伟达既是供应商也是大客户
CoreWeave的客户主要分为两大核心垂直领域:AI原生企业和AI赋能企业。这些企业包括AI技术的构建者、整合者,以及那些商业模式高度依赖在核心产品和技术栈中部署AI能力的公司。
在2022年、2023年,CoreWeave来自前三大客户的营收占比分别约为41%和73%。2024年,CoreWeave前两大客户贡献了约77%的营收,该年度其他单一客户收入占比均未超过10%,这意味着CoreWeave高度依赖于少数几家客户。
▲CoreWeave的主要客户(图源:CoreWeave招股书)
CoreWeave披露,2023及2024年度,微软是CoreWeave的最大客户,分别贡献了当年35%和62%的营收。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英伟达成为了2024年度CoreWeave的第二大客户,贡献了其当年15%的营收。这笔交易被CoreWeave称为“Project Osprey”。
CoreWeave与英伟达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他们是英伟达首家精英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并多次成为首批向外界提供英伟达最新GPU的企业之一。据The Information分析,英伟达的反向租赁可能是为了培养其他云服务提供商,减少对AWS、Azure这样的大型云服务提供商的依赖。
微软与CoreWeave的合同将于2029年左右到期,微软董事长兼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ndella)曾公开宣称,他们不会与CoreWeave续约,双方的合作关系是“一次性的”。
供应商方面,根据现有客户合同约定,CoreWeave当前基础设施中使用的全部GPU均为英伟达产品。截至2022年、2023年和2024年,CoreWeave向前三大供应商采购占比分别为23%、16%、10%,57%、22%、11%及46%、16%、14%。
[免责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原创来源;本站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网络编辑,如存在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至398879136@qq.com,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非原创标注的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炎黄立场。